华夏丐儒 惊世书痴——记国学奇才王自修先生

来源:环球信息网 编辑:廖今冬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09

王自修何许人也?中外一奇人,惊世一书痴也。河南洛阳人氏,号丐儒,青年出家,专事儒学,历经坎坷,锲而不舍。他振兴国学为己任,拳拳之心,艰苦卓绝,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当世无双也。

为了一份信仰,花甲老人,甘守清贫,孜孜兀兀,心无旁骛。只因年幼家贫,难以度日,无奈之下,踏进佛门。在寺庙里,做些杂役,一有空闲就读四书五经。但在文革时期,阅读这些经典,是冒着被批斗的危险。为了能够读书,他隐居山林,整整三年。夏天,酷暑逼人,蚊子肆虐,为了不被人发现,晚上就在山上的两块巨石缝隙间过夜。冬天,冰冻三尺,寒风瑟瑟,往往被冻得四肢失去知觉。知识像火盆,温暖着他,信仰似灯塔,照亮了他。三年中,饿了喝山泉水,采摘野果、挖野菜充饥,三天五天吃不到东西是常事,侥幸躲过豺狼虎豹的数次袭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年,他游历全国各地,四处乞讨为生,历尽艰辛,矢志不移,无怨无悔!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艰难环境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更坚定了他立志儒学的决心。

数十年的潜心苦读,先后完成了六部著作。他一再表示,不求个人名利,愿意捐献版权。一本《义承圣经》,800页厚厚的一本著作,虽然是自印书,但书中卓见颇多,一本有益于教化的佳作。只可惜,该书印数才几百册,识者不多,流行也不广。

王先生这一生,总是在贫穷、饥寒、困顿、不安定中度过。在朋友的帮助下,偶尔心安,他就发奋读书,拼命著述。一二百万的文字,就在不断地流浪生活中完成的。大多数时间,是在辗转迁徙。王先生的艰难遭遇,让人自然会联想到孔子带着一帮弟子,游走于列国,栖栖遑遑,如丧家犬般的尴尬境况。英雄气短,壮志难酬,令人扼腕叹息!

数月前,王先生再次贫病交加,流落街头,无家可归。接王先生从陕西西安打来的求助电话,不禁悲从中来,五味杂陈。惺惺相惜,邀请王先生来到浙江金华北山扎根,另作计议。两大袋行李、书籍,足足有七八十斤重,压弯了王先生羸弱的身躯,从西安转道来到了金华。当一脸茫然、六神无主的王先生出现在眼前时,强忍住眼中的泪水,我疾步冲向前,一把抢下他身上的行李,为先生忙作安顿也。

虽然,我自身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深知王先生当前的处境更艰难。《义承圣经》,浸透着他毕生的心血,让我感到了它的分量,对他更充满了崇敬与爱戴。王先生的治学精神,才配做圣贤后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著书立说,心怀天下。体力劳动可以创造价值,而读书写作,创造的价值不可估量。王先生希望他的文字,有益于国人与时代,如果泽被后世,死而无憾!

初来乍到,最初安排先生住在传道书院,后来又送进智者禅寺。他正全力以赴编著第六本著作《弘列圣教》,力求早日面世。

王自修先生,绝对是一位国学奇才。经历传奇,以乞丐为生,却矢志于国学研习、传播,数次病倒,却又几次奇迹般站立起来。历经五年时间,初步完成了新“四书”、“五经”以及十三经的辑注工作。编著印行有《义承圣经》、《天下文章》、《文明通典》、《文源圣灵》、《圣言感悟》等五本书,皆为自费出版。《弘列圣教》,这是他的第六本书,自视甚高。厚厚一大叠手稿,打印出来就有七百多页,五十余万字,都是在寺庙、民舍、旅馆甚至流落街头路边,挑灯苦读,著述而成。我有幸成为该书的第一位读者,初读而惊,再读不禁肃然起敬!文化自信,致敬国学!王先生深知圣贤文化,不仅能够救中国,也能平天下。所以只要一息尚存,必奋斗不止也!

王先生曾自述其生平:“自少年沉沦天涯,迄暮岁乞丐为生。爱看山顶彩云动,懒闻洲上关雎鸣。形似絮蓬随风飞,心如竹节耐霜摧。雨打浮萍悠然睡,雪凌梅花不知威。鄙陋愚蠢时时升,坎坷艰难处处增。讨饭无路始出家,托钵途穷不为僧。疾病有意明相害,祸患无声暗中灾。千愁横落胸襟窄,一笑空起心怀开。天地为居天庇身,日月做照日暖人。江河有行归海汐,春秋无语送光阴。手莫分文一支笔,躯无长物几卷经。性里圣贤未曾醒,头上华发渐稀松。黄泉路口待阎君,红尘道边思古人。忧周嫠妇堪称神,乐虞乞丐敢兴仁。”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坎坷的人生路,执著的追梦人!二千五百年之后,又有谁会彪炳千秋,名垂青史呢?我不敢断言,但王先生给了我极其丰富的想象空间!

(柳哲)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廖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