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教育 • 正文

大学生“追戏” 戏曲被年轻人接受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编辑:闵宁

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王启慧)“很多大学生、中学生成为新的观众群体,出现了追戏现象。”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见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淮剧演员陈澄。刚一坐下,她就迫不及待地跟记者讲述“推进戏曲进校园”这一年的效果。“只要我们在哪个城市有演出,离他们比较近,他们就买车票直接去追我们的剧。”

全国人大代表、淮剧演员陈澄在人民大会堂前。(受访者本人供图)

  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到喜欢

  去年两会上,陈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带来了《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的建议。“让戏曲进入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里,让更多的人走进它,了解它,传承它,这是我的责任。”出生淮剧世家的陈澄深知戏曲的魅力,她将一些经典剧目的光碟以及她和父亲陈德林先生的戏曲专辑随身携带,并送给参加采访活动时见到的孩子。她觉得,很多戏曲故事都融入了忠孝节义、催人奋进的一些思想元素,孩子们接触了就能感受到其中的道理,就很可能喜欢上。

  自去年起,淮剧艺术开始走进校园。陈澄介绍,大戏《小镇》进高校9场、“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折子戏专场”13场,还在多个高校进行了返场。“返场,这就说明戏曲是能够被当代青年人认可和喜欢的。”让陈澄高兴的是,进校园的效果远远超过她的想象。不仅是江苏省本地高校重视,很多外地高校也邀请她去为学生讲座、表演。

  “一开始进校园演出,发宣传页的时候没多少人去领,但学生们看过了以后就去抢着要,排着长队伍要我们签名。有的剧社、对戏曲感兴趣的大学生们都留下来跟我们提问。”陈澄兴奋地说,我们的文化被新一代接受了,这条路我们是走对了。

  “珍惜荣誉 但绝不能躺在荣誉上”

  陈澄介绍,江苏戏剧界已连续两届获得了“文华大奖”。“虽然得了这么高的荣誉,但我们没有把获奖的戏关进仓库,更没停止脚步,而是继续加工、提炼,带进校园。”陈澄回忆,他们去了全国20个省份演出,之前没看过的观众都觉得淮剧不错,地方上立马再发出邀请。”这样的宣传、演出下来,她深深觉得,好戏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语言的障碍。

  “我是全国人大代表,当然不能局限于淮剧、江苏省内。”陈澄说,戏曲是要为观众服务的,戏曲演员应该心怀宽广,只要是为作品好的东西全可以拿来所用。只要能够推动剧目前进的,无论是哪个流派,别管是南派还是北派,共同携手前进,这样戏曲才能走得更远。

  “所以我想我们戏曲人还要做戏曲联盟,可以互动交流,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优秀的元素可以走进来,也可以走出去,陈澄觉得这应该是戏曲人之间的默契。

  继续推进戏曲进校园 合理完善奖励机制

  “很多戏曲演员都非常愿意带领青年人成长,给他们舞台。老年演员带中年演员、中年演员带青年演员,这都是我们愿意并坚持在做的事。”陈澄觉得,戏曲要传承、要培养更多戏曲人才,除了戏曲人努力之外,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继续支持。

  她在今年两会建议中提到,希望政府能继续加大戏曲进校园的全覆盖;对于各剧种中“双肩挑”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杰出人才给予实质性的关怀和保护;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合理提高优异人才的演出补贴比例;利用好“名人工作室”,让其真正产生带动作用。

  陈澄告诉记者,今年《祥林嫂》大戏进校园已经确定。此外还在盐城一家幼儿园成立了淮剧班,专业演员们将对娃娃们进行戏曲技术性的辅导。“这里面的孩子说不定未来就会走上戏曲道路,这就是我们的后备力量。”陈澄对戏曲的未来传承充满干劲和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主办单位:中视玖诚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大声互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监督管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9006183号
    总编室电话:010-56049322 外联业务部QQ:5691487
     Copyright © 2016-2024 中视头条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